在我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乙肝、丙肝为主,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脉高压,易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或柏油样便,严重时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症状。在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约有12-15%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约15-20%,出血后1-2年内再出血率达60%,死亡率达33%。
对于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在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火锅、冷冻食品、酸醋腌制及海腥发物等,辛辣食物性热动火,火热灼伤血络易引起出血,刺激性食物刺激食管及胃黏膜,引起血管收缩,易诱发出血;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2.忌食用坚硬、粗糙及带有骨刺的食物:如花生米、海带、干馍片、油炸食品等,慎食鱼肉等,以免摩擦损伤胃黏膜及食管胃底静脉,减少出血;宜食用较软、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面条、软馒头、新鲜时蔬等。
3.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引起胃急剧扩张,胃黏膜充血水肿,门脉压力增大,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宜少食多餐,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利于消化吸收。
4.禁酒戒烟:《临症指南》云:“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即燥热蕴积于胃,化火灼伤血络而外溢,形成吐血。烟草辛热大毒,尤其尼古丁对胃黏膜有较强刺激性作用。
5.忌浓茶和咖啡:浓茶及咖啡可强烈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损伤黏膜及血管的修复,故既往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忌用。
二、注意休息
1.避免过度劳累: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劳累耗气伤血,肝藏血及脾统血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气血逆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致出血;此外,《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人卧血归于肝”,基于这一理论,我们认为肝病患者应多卧床休养,以帮助肝脏受损细胞的修复,尤其是肝病发作期,切勿熬夜及过度劳累。
2.忌努劲、猛劲: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高强度体育锻炼,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血管急剧收缩而出血。
三、调畅情志,避免暴怒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即暴怒时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可导致猝然昏不知人。
四、慎用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1、中药方面
慎用破瘀及活血力度较强的药物,如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等,必要时应注意加用养血、止血药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西药方面
(1)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Ps),如扑热息痛、布洛芬、APC等,以免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诱发加重溃疡和出血;
(2)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
(3)慎用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应用过量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尤其以肠胃出血最为常见;
(4)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均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若患者必须服用上述药物时,应咨询相关医生,勿自行服用。
五、定期就诊
肝硬化患者应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畅情志,定期复查,尤其是出过血的病人,检查间隔应遵医嘱,并注意定期行胃镜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