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去深圳旅游,和当地同学吃饭时,被他抓着我的手问:你们北方的“硬菜”到底是什么菜?其实答案很简单,但我却一时语塞,就是怕说出来他不相信。
众所周知,北方人非常“好面”,但大都比较含蓄,这个特点在餐桌上尤为明显,朋友间聚会吃饭,作为请客人,必须得点一道“硬菜”,才算是挣足了面子。
很多南方的小伙伴认为,硬菜的标准就是“硬度高”,费牙口,其实不然,北方人对于硬菜的理解是非常纯粹的,往大了说,可能是整鸡整鱼,往小了说,一盘水煮虾也算得上硬菜。
简而言之,硬菜就是“价格相对较贵,能撑得住场面”的菜式,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在北方的餐桌上,要具备哪些特征,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硬菜”。
食材价值
“硬菜”最直观的标准,必须在食材的价值上体现出来,内蒙古的手扒羊肉,北京的烤鸭,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山东的酱肘子等,这些菜的共同点就是,食材不凡,并具有一定价值。
这道菜一看便价格不菲,客人也搭眼就能明白,能够让其感受到主人的热情,觉得不喝酒都对不起这道菜,如此一来,“硬菜”的效果也就发挥出来了。
菜式完整
除了价值高外,菜式的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菜形以“整”为佳:羊腿、猪头、鸡、鸭、鱼等,不管是蒸、烤、炸、焖、炖,必须保持菜式的完整性,不能将肉切丝切片,那样极显小气。
量多盆大
既然是“撑场面”的菜,菜量一定不能少了,比如在东北地区,“硬菜”都是用盆装的,往桌子中间一摆,气势瞬间就上来了,如果是在家里,主人大手一挥——放开吃,锅里多着呢。
这一点虽然不是绝对性的,但不得不承认,在北方的很多地区,“量多盆大”肯定是硬菜的显著特征。
做工繁杂
通常情况下,一道硬菜是伴随着“复杂”的工序而生的,例如“爆炒腰花”,光是给腰子改花刀,就得讲究个斜刀7分,直刀9分,切出来的腰花仅靠一层皮连着,薄而不断。
即便是“凉拌牛肉”,在北方也很难称得上是“硬菜”,虽然它的食材价值达到了,但菜形为片,略显单薄,再加上做工简单:只需将提前煮熟的牛肉切片,调好料汁即可上桌,这种“即食菜”甚至还不如一盘水煮虾。
所以能够值得食客“等”的菜,才是真正的硬菜。
地方特色
中国地广物博,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菜系流派,例如新疆烤全羊、山东的九转大肠、葱爆海参等,都是在当地具有一定名气的美食(新疆朋友表示:大盘鸡只能算素菜,我们招待客人的标配是一整只羊)。
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来说,东道主成人之美,品尝到了当地特色,那才是不枉此行。
北雄南秀
听过这么一句话:北方的餐桌总会有一道硬菜,而南方的餐桌都是硬菜,其实仔细一思量,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方人的饭量大,饮食上讲究一个“味咸量大”,但大部分菜品粗糙,不如南方菜系精致,自然需要一个“卖相好,价格高,有特色”的硬菜来撑场面。
而反观南方,菜量不如北方大,但都以“精致美味”著称,例如佛跳墙、清蒸东星斑等,尤其是广东一带的“早茶文化”最具代表性,一个个的小心点,精巧玲珑,香而不腻。
南方的汤文化由来已久,一桌饭往往都是以“汤”收尾,夸张些说,南方没有硬菜,但每一道也都能称得上是硬菜。
当然这句话是带着“调侃”意味,但“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饭量大”的确是事实,北方人到南方吃不饱,南方人到北方吃不完。
这可不是以偏概全,根据生物学家“伯格曼”研究:动物的体型会随着生活地区的“纬度和海拔”增高而变大。
而我国北方的纬度高于南方,所以北方朋友就会略显高大,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
北方朋友表示——如果饭量小了,连冬都没法过。
当然这只针对于哺乳动物(常温动物),爬行动物(变温动物)还是越往南越大的——比如蟑螂。
——轻肥说——
从古至今,南北的“饮食纷争”就从未停止过,从“豆腐脑咸甜”到“屯一车白菜和买半颗白菜”,这么多年来也没争出个你我。
这恰恰说明了,南北的饮食文化是在“竞争中融合”,各有千秋,互相映衬着,才造就了如今的华夏美食。
本文由
轻肥食谱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