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法国的阿尔诺·德·维伦纽夫在年首次描述了上腹壁疝。年,雷内·德加伦戈更明确地定义了这种类型的疝,并将其症状与腹部下器官的病理学联系起来。年,Maunior描述了第一次修补上腹部疝,但由于修复时腹部脏器医源性损伤,手术很快就失去了优势。年,泰瑞发表了他关于上腹部疝修补术成功的报告,并帮助重新引起人们对这些类型疝的治疗的重视。案例回顾
仅用于上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对较少。尽管如此,许多病例系列详细说明修补方法的上腹疝已出版多年。Ponten最近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病例系列报告,专门针对上腹部疝气。他的系列研究包括5年内例上腹部疝气修补术;68例患者接受网片修补术,例患者接受一期缝合修补术。疝复发率在网片修补组低于一期修补组(10.9%比14.9%)。两组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相当[15]。同样,Stabilini发表了一系列回顾性研究,比较了缝合修复和开放性腹膜前网片与聚丙烯网片的放置[16]。疝缺损的平均大小为2.5cm(范围为0.5-10cm)。缝线修补组的复发率为14.7%,网片组为3.1%。网片组有更多的局部伤口并发症;然而,这似乎不能抵消缝合组的复发风险。不幸的是,过去20年关于上腹部疝气的大多数其他数据都是孤立于较小的病例报告[17,18]。关于这一主题的大多数研究将上腹部疝合并到更广泛的原发性腹壁疝气类别中,这些将在本章后面讨论[19]。脐疝定义和流行病学脐疝是位于或靠近脐部的原发性腹疝,在外科手术中常见。先天性脐疝是由于脐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能正确闭合所致。脐的形成发生在妊娠早期,是由包含脐血管和尿囊的体柄与包含卵黄管和血管的体腔外卵黄柄融合而成。如前所述,胎儿中肠通常在妊娠第12周返回腹腔,随着腹腔囊的消失,腹壁关闭。这个过程的失败会导致脐疝的形成。婴儿脐疝很常见,绝大多数在2岁时会自动闭合。5岁以后持续存在的疝气通常需要手术修补。脐疝在成人人群中是最常见的后天性缺陷。它们更常发生在妇女和导致腹内压升高的患者中,如怀孕、肥胖、腹水或腹胀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小的无症状的脐疝几乎检测不到体检可以管理与观察。有症状的患者(典型的是有体力活动的脐周疼痛)、疝缺损扩大、嵌顿、上覆皮肤变薄或复发性腹水应立即接受外科修复。历史
年,美国首次报道的脐疝修补术是由Stoser进行的。几年后,年,梅奥提出了他的“vest-over-pants”修复方案,很快在外科界得到广泛接受[20]。该技术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上下筋膜边缘的叠瓦,并被视为技术突破,因为它大大降低了早期手术的发病率。现在,低风险患者的小疝缺损(2cm)通常采用原发性筋膜再成形术进行修复。较大的脐疝缺损通常采用人工网加固修复。脐疝与肝硬化
脐疝在肝硬化和复发性腹水的发生中有特别的提及。脐疝发生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中的20%,与一般人群相比,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21]。如图33.5所示,这种情况下的疝也容易迅速扩大,并成为症状。肝硬化脐带疝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腹水腹水腹水压力增加,腹壁肌肉无力,继发于门脉高压的脐静脉再通和静脉曲张形成,在该患者中均起到作用[21]。此外,紧张性腹水还可能导致上覆脐皮肤的压力坏死和穿孔,从而导致切除、腹水引流和细菌性腹膜炎[22–26]。肝硬化合并脐疝的治疗仍有一定争议。从历史上看,肝硬化是非手术治疗的次要因素,因为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疝复发率极高[27–29]。然而,预期的治疗往往会导致疾病的进展,并使患者患上与疝气相关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会进一步增加与潜在外科修复相关的风险。随着对肝硬化患者的医疗保健多年来的改善,许多研究表明,在该患者中,脐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显著减少。图33.5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脐疝Marsman等人报道了他们的经验,肝硬化患者的脐疝和腹水谁接受了选择性疝修补术(n=17)和期待治疗(n=13)[30]。他们发现,期待治疗与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13名患者中有10名(77%)因嵌顿需要住院治疗,6名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两名患者死于疝气相关并发症。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7例择期疝修补术后仅4例复发。许多其他研究也报告了良好的结果,并建议肝硬化患者进行选择性脐疝修补术,以避免与预期治疗相关的并发症[24,31–33]。大多数研究表明,术前腹水的医疗管理是必要的肝硬化患者接受选择性脐疝修补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和疝复发。腹水的治疗通常结合限钠、利尿剂和穿刺[34,35]。如果腹水能得到充分的医学处理术前,选择性脐疝修补术在肝硬化患者现在通常是指。修补方法,开放式一期修补、开放式补片修补和腹腔镜腹膜内补片修补,在文献中仍存在争议,每种方法都有其潜在的益处和风险[35]。迄今为止,还没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倡一种修复方法优于另一种。对于计划进行肝移植的患者,应在移植过程中进行脐疝修补术。当前文献
脐疝的修补方法包括开放式缝合修补和网片修补。补片修补可以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辅助进行。目前可用的大多数数据表明,与一期缝合修复相比,网片修复的复发率较低。这必须与网片放置的潜在并发症相平衡。Asolati发表了一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在单中心VA医院接受选择性脐疝修补术的患者6年内复发的预测因素[36]。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97名患者接受一期缝合修复(43%),名患者接受网片修复(57%)。缝合修复组有7例复发,网片修复组有4例复发(7.7%对3%)。在他们的患者群体中,非裔美国人的性别、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复发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的研究中,吸烟、肥胖、疝气类型和大小都不重要。Eryilmaz研究了他们用网片或缝线修补脐疝的经验[37]。在5年的时间里,他们对任何小于3厘米的疝气进行缝合修补,对任何大于3厘米的疝气进行聚丙烯网片修补。一期修复63例,网片修复48例。缝线修补组的复发率为14%,网片组为2%。他们认为所有的脐疝修补术都应该使用补片。年的Arroyo和年的Sanjay[38,39]均显示使用补片修补脐疝的复发率较低。Sanjay对4.5年。舒马赫[39]在年发现,在体重指数30的患者中,脐疝复发率为32%,而在体重指数30的患者中,脐疝复发率仅为8%。他还发现,疝气越大,如果不用补片修补,复发的几率就越高。最近,Christoffersen等人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基于丹麦腹疝数据库的患者[40]。他们比较了小的(2厘米)脐疝和上腹部疝接受选择性开放式补片和缝合修补术的患者的结果。在4年期间,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名患者接受一期缝合修复,而名患者接受网片修复,平均随访21个月。与一期缝合修补组相比,网片修补组疝复发的再手术率显著降低(2.2%对5.6%)。他们的结论是,即使是小的(2厘米)原发性脐疝和上腹部疝也应该用网片加固修复。年,本章作者发表了我们在原发性脐疝和上腹部疝修补术中使用Bard-DavolVentralex疝修补片的初步经验[41]。回顾性分析包括88例平均体重指数为32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2min,术后随访8天~3年。随访无疝复发。两名患者出现网片感染,需要随后的网片移植。根据我们使用这种复合补片的经验,我们得出结论,它在原发性脐疝和上腹部疝修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个成本比较,脐疝修补通过一个开放的途径与Ventralex补片相比,腹腔镜方法。腹腔镜组无复发,无网片感染,但费用明显较高。腹腔镜修补术平均每例比开腹疝修补术贵美元。自从Davol推出Ventralex补片修复腹侧小疝以来,其他公司也纷纷效仿,推出了适用于同一适应症的类似补片产品。它们的工作方式与Ventralex补丁(图33.6)类似。自从我们最初使用Ventralex疝气补片的经验发表以来,制造商对补片本身进行了重大改进。Ventralex疝气补片的初始版本是由聚丙烯和ePTFE组成的复合网片。在疝气修补术中使用复合网片植入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两种合成材料在植入后可能以不同的速率收缩。这可能导致补片的“嵌合”或“拔火罐”,并可能使腹部脏器暴露于补片的聚丙烯成分中,并可能导致临床发病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巴德·达沃尔(BardDavol)推出了一种更新版本的补片,VentralexST疝补片。VentralexST补片完全由聚丙烯网片组成,其内脏侧涂有一层专业水凝胶涂层,以确保安全的腹腔内放置。水凝胶层(Sepramesh)在放置后膨胀,以最小化组织附着到网片的内脏侧,作为粘附屏障,以最小化网片并入和网片重新腹膜化期间潜在的内脏粘附形成。我们转换到最新版本的网格补丁后,立即商业化,目前正在分析我们的结果在多个地点。此外,自年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积极参与美国疝气协会质量协作(AHSQC)。AHSQC是一个质量改进数据库,旨在跟踪疝气修补术后患者的结果。到目前为止,我们有超过名患者接受了原发性脐疝和上腹部疝修补术,并在AHSQC数据库中对VentralexST补片进行了纵向随访。初步分析显示效果良好,并发症和复发率非常低。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