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第一个病例的影像表现:
腹部CT平扫+二期增强,门脉期冠状位重建:肝脏形态不规整,表面不光滑,呈波浪状改变,肝门及肝裂增宽,实质内可见多发条片状稍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
CT表现类似「肝硬化」,但是真正的肝硬化吗?
MR表现类似「肝硬化」,实质内可见大片状异常信号,沿脉管浸润生长,边缘强化
补充病史:患者女,50岁,发现「右乳肿块」后就诊,活检提示右侧浸润性乳腺癌,行右乳改良根治术及化疗。复诊提示肝占位,证实为乳腺癌肝脏多发转移。
再来看第二个病例:
腹部CT平扫+二期增强,门脉期冠状位重建:肝脏形态不规整,表面不光滑,呈波浪状改变,肝门及肝裂增宽,实质内可见多发结节样稍低密度影,边缘轻度强化
补充病史:患者女,55岁,确诊乳腺癌化疗中,证实为乳腺癌肝脏多发转移。
假性肝硬化
假性肝硬化(Pseudocirrhosis)指影像学上类似肝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包括包膜回缩、结节状改变、肝实质萎缩以及尾状叶肥大等。而组织学上无肝硬化的病理表现。假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形态变化进展迅速,数月即可发生明显变化。而真正的肝硬化是慢性病程。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食管癌等,可转移至肝导致假性肝硬化的形成,其中乳腺癌是引起假性肝硬化最多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乳腺癌引起假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假性肝硬化的形成由多种因素引起: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应答,化疗后肿瘤缩小,肝组织塌陷,导致瘢痕形成,包膜回缩;②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肝局部缺血导致结节再生性增生(nodularregenerativehyperplasia,NRH),即正常肝实质广泛转化为增生性再生结节而无桥接纤维化;③肿瘤浸润导致广泛纤维化和肝结构的改变。
假性肝硬化
星状纤维瘢痕,肝小静脉被纤维组织阻塞
瘢痕内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肝小静脉被纤维组织阻塞
影像学表现
A.-1,CT显示肝脏弥漫性稍低密度结节,肝脏表面不光滑,呈波浪状。B-D.-4至-11西妥昔单抗治疗后,CT显示肝脏体积减小,转移瘤体积减小、数目减少,假性肝硬化征象(不规则形状,边缘波浪状和包膜收缩),无腹水或门脉高压的其他征象。E.-1中断西妥昔单抗治疗后,病灶体积略增大。F.-4转移灶体积再次增大。
A.乳腺癌肝脏多发转移,最初用CDK4/6抑制剂治疗。B-C.在第二疗程化疗后肝脏出现「肝硬化」征象。D-E三疗程化疗后肝脏缩小,持续进展,并出现腹水及门静脉栓子。F.呕血和胃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几天后死亡。
预后
肝脏弥漫性转移瘤,肿瘤生长阻塞中央静脉和门静脉,导致肝实质血栓形成和梗死,由此引起的肝衰竭被认为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乳腺癌患者出现假性肝硬化后,病情进展迅速,往往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作者
影像shine
内容策划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图虫创意
插图来源
radiopaedia
投稿及转载
medical_radi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