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最火爆热点,要数“错换人生28年”一审宣判了。
(来源:微博)
事情是这样的:年2月,28岁的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亲许女士准备“割肝救子”,却意外发现姚策并不是她亲生儿子,医院(医院)工作失误,自己养了28年的儿子是同产房另一名孕妇生的。
这件事最糟糕的是,姚策的亲生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姚策本应该在出生后做乙肝病毒阻断——乙肝病毒携带是肝癌的高危因素。
这就回到了故事的开头,姚策患上了肝癌。
(护士寻找姚策手臂上可以扎针的地方。来源:澎湃新闻)
今天就来讲讲乙肝导致肝癌这件事。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是每个人出生后最早打的两支疫苗之一(另外一支是卡介苗),出生24小时内就都要接种。
原卫生部从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疫苗费和接种费需要家长支付。
到了年,乙肝疫苗正式纳入计划免疫,疫苗费免了,但是接种费还是要家长支付。
再到年,疫苗费和接种费终于全免,这时候才真正实现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全覆盖。
生于年的姚策,刚好赶上了乙肝疫苗首次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是可以付费接种的。医院把他和另外一名婴儿搞混,导致他在出生时并没有接种乙肝疫苗。
而这个失误,可能是28年后他患上肝癌的重要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一大类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其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
这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类似,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等方式传播。
目前全球约有2.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万丙肝病毒携带者。而在中国,这两个病毒的感染人数大约是万和万[1,2]。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两个病毒的最大区别在于:
乙肝有疫苗,但尚不能根治;
丙肝没有疫苗,但能根治。
乙肝和丙肝还有一个共同点: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成肝硬化,再到最后的肝癌。
在没有肝硬化的亚洲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每年大概有0.6%会转变为肝细胞癌(肝癌最主要的类型);
而在有肝硬化的亚洲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每年大概有3.7%会转变为肝细胞癌[3]。
与乙肝不同,无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基本不会发生肝癌;
而有肝硬化的丙肝患者中,每年大概2%-4.4%病人发展为肝癌[4]。
在所有肿瘤中,肝癌是一种极其凶险的肿瘤。在日本,4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5]。
这就是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事实上,中国乙肝感染者的下降,主要归功于乙肝疫苗的接种计划。9月15日,在大湾区疫苗峰会上,有专家就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
中国乙肝防控项目,为中国节省了亿美元的直接医疗成本,亿美元的社会成本[6]。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宝宝在出生时就必须要接种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因为没有时间等疫苗慢慢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只有后者可以马上阻断病毒感染。只打乙肝疫苗的话,阻断率大概是81%;乙肝疫苗加上免疫球蛋白的话,阻断率能提高到93%左右[3]。
而姚策在出生时并没有接种,28年后,他成了一名肝癌患者。当然从法律上来说,确实不能说就是当时的医疗失误直接导致了他患上肝癌,因为肝癌的诱发原因还有别的,比如黄曲霉素感染、酗酒等。
但有两个事实必须了解。
第一,82%的肝癌与肝炎病毒有关[7]。
第二,姚策的亲生母亲杜新枝——另外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今年也被确诊肝癌了。
如果没有乙肝,一定要接种疫苗;
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一定要正规治疗。
这几年随着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问世,长期的乙肝病毒抑制成为可能,并且这些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风险非常低。
再强调一次,一定要正规治疗,别把乙肝不当回事。
最后想说的是: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大多数医生受人尊重,但同时,我也始终记得入学时教授们常常说的八个字——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医护人员小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一个家庭长久的灾难……
欢迎联系腾讯医典小助手投稿/转载合作
_medipedia
邮箱:txydtougao
te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