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体内有瘀血的6类表现
TUhjnbcbe - 2021/3/17 8:44:00
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34852.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瘀血是中医学理论中的常见致病因素之一,从中医角度分析,中风、冠心病、肿瘤、肝硬化等疾病都会与瘀血有关。体内有瘀血都会有哪些表现?治疗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瘀血使用那这些中药?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名医沈绍功先生的临证经验总结。

01判断血瘀的3个指标1局部血结证

主要症状是定处刺痛,拒按,肿块。肝硬化就是肿块,中医也叫癥瘕,可出现按痛。冠心病疼痛比较剧烈,往往是刺痛或者绞痛。

2全身血滞证

主要症状是嘴唇、指甲紫绀,舌紫,脉涩。假如病人舌头一伸出来是紫斑,那就是有瘀血。整个舌紫,那不但有瘀血,而且寒重,只用活血化瘀法不行,要用温通的桂枝或川椒,在四川,花椒用10g、20g都没有问题,但在北方只能用1g,否则病人受不了。

3离经血溢证

主要症状就是有出血,血块瘀暗。有一个病人患肺癌,咯血不止,用了各种止血方法,如凉血止血、温养止血、补气止血都不行。我查房时,一看血的颜色是瘀暗的,舌下静脉是迂曲的,就用了桃红四物汤。当然我和家属说好了,癌症病人死马当活马医,已经过了1个月,再不止住血,肯定有生命危险,家属同意。下级医生问出那么大量的血,还能用活血化瘀吗?我说已经同家属言明,只能兵行险招了。病人服用2剂药以后,血量减少,不到1周血止住了,可见中医的辨证论治疗效之神。

我就抓住了离经的血液是瘀血,就用活血化瘀的药,这叫祛瘀生新,瘀血去了,新血生了,血归经就止住了。当然里面还加了其他药,用花蕊石、血余炭、川贝母粉、三七粉4味药按1∶1∶1∶1的比例磨粉。花蕊石和血余炭本身就是止血的药,三七是和血止血。为什么加川贝母呢?肺癌的病人一般都咯血,止咳才能止血。这4味药装在1号胶囊里,1个胶囊0.3g,1次吃5粒,等于1.5g的粉末,1天2~3次。不光是肺癌,只要是咯血的病人均可获效。

02血瘀的6个证类1气滞血瘀

表现为脉沉弦,胀闭刺痛,拒按,肿块。气滞血瘀除了化瘀之外,必须理气。理气用两味药:一是郁金,郁金是动气中之血,既能理气又能化瘀,所以郁金是首选;二是枳壳。

2寒凝血瘀

表现为脉沉迟,拒按,瘀血部位色暗,脸暗,得温稍减,这种血瘀就要散寒化瘀。用两味主药:桂枝和乌药。

3热结血瘀

表现为脉沉数,小腹硬痛,神志如狂,这种血瘀要清热化瘀。用两味主药:一味是竹沥水,就是竹子煮了,两头流下的水;另一味是全瓜蒌。

4气虚血瘀

表现为脉细迟,心悸乏力,偏瘫和积块,这种血瘀要补气化瘀。重用生黄芪,可以用30~60g,用来补气。化瘀的药可以用地龙。

5阳衰血瘀

表现为脉沉细滞迟,面黑,嘴唇发青,腹大,肚子胀,肢肿,畏寒肢冷,又冷又肿,这种血瘀要温阳化瘀。温阳用鹿角霜,化瘀用红花。

6阴亏血瘀

表现为脉细弦数,形瘦瘛疭引痛(痛得不厉害),目涩,这种血瘀要养阴化瘀。养阴的药主要是麦冬和芦根,化瘀的药是牡丹皮。

03

血瘀的5个定位1瘀阻于心

表现为脉细结代,心悸刺痛,精神异常,多是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主药是苏木和生山楂。这两味药很特殊,骨科大夫用苏木,内科大夫不常用苏木。

2瘀阻于肝

表现为胁痛和痞块。主药是醋鳖甲和赤芍,醋鳖甲的量要大,用30g。

3瘀阻于肺

表现为胁痛,咯血。主药是薄荷和花蕊石。

4瘀阻于腹

表现为肿块拒按,闭经,痛经。主药是泽兰和地龙。

5瘀阻于四肢

表现为肿满,肌衄,以至于发紫。主药是路路通和鸡血藤。

名家经验辑要沈绍功先生为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在京行医50余年。沈氏女科首创于明洪武年间浙江东阳,不只单纯诊治妇女的经、带、胎、产病,也包含妇女的内科、外科病,即女子诸疾,并且延伸至男女老幼、临床各科,成为全科中医。本书明确中医诊病之关键,点明准确辨证之技巧,精炼中药实用之功效,强调方剂灵活运用之方法,创新各科常见病症巧治之策略,确为理法方药均具备的切合临床之佳作——《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为沈绍功学术思想的精华浓缩,丰富临证经验的概括总结,由博返约,围绕“单元式组合辨证分类法”,明确中医诊病之关键,点明准确辨证之技巧,精炼中药实用之功效,强调方剂灵活运用之方法,创新各科常见病症巧治之策略,确为理法方药均具备的切合临床之佳作,值得反复学习和体会,并身体力行于临床。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国医大师李士懋用补中益气汤出神入化,是掌握了这一点

不老女神是这样练成的

脾气虚,肺气虚、浑身无气力?这些药能把你不足的气,通通补回来!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韩学杰沈宁连智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内有瘀血的6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