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硬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那么,肝硬化是什么呢?
肝硬化发病过程缓慢,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肝细胞出现弥漫性变性、坏死,进一步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得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改变,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危害
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情况,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类:
1.代偿期
处于该期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完全无任何症状。可有轻微的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或肝区微痛、乏力、消瘦等症状;一般无压痛肝,肝功能可在正常范围内或有轻度异常。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时,进展相对缓慢,通过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可将肝硬化控制在代偿期,从而不再进一步恶化。但若忽视未检出和控制,将进一步恶化进入失代偿期。
2.失代偿期
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将出现肝硬化典型的各种临床表现,肝功能明显异常。同时,常可出现以下并发症,包括腹水、呕血、*疸等,随着病程持续进展,将导致肝衰竭,危及生命。
肝硬化的CT与MRI诊断
失代偿期的肝硬化临床症状明显,且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并不难诊断;但代偿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且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易被忽视,而错过早期治疗最佳时间。由于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特点及危害,及时发现并诊断肝硬化,尤其在代偿期准确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尤为重要。另外,30%~50%的肝硬化合并有肝癌,在诊断过程必须提高警惕![1]
CT与MRI是肝硬化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1.CT扫描可反映肝硬化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肝脏大小的改变;
②肝脏形态轮廓的改变;
③肝密度的改变;
④肝裂增宽;
⑤继发性改变,如脾大、门静脉扩张、腹水等。
2.MRI在反映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征象上与CT一致,除此之外,由于MRI的软组织高分辨率等特点,可观察到肝硬化变细的血管和炎性纤维组织表现为肝实质内结构紊乱,可见高信号的细小网格结构,T2WI上较明显;硬化结节T1WI表现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信号均匀,无包膜。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肝硬化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可能只表现肝大,需结合其他症状等进一步综合诊断;对于中晚期肝硬化,具有典型的肝脏大小、形态、轮廓、密度及脾大、门静脉高压改变的征象,CT、MRI均易于诊断。
肝硬化的病因与预防
一旦形成了肝硬化,即使是代偿期,也较难实现逆转治愈,仅能通过治疗干预控制病程进展,而停留在代偿期。为此,针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有效地预防十分重要!
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酒精中毒,代谢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紊乱,营养不良等。
针对以上常见病因,做好致病原防护,是肝硬化有效预防的首要步骤。
1.常见的慢性乙肝、慢性丙肝主要经过血液或注射、母婴传播。为此,要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同时,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物品不要共用;对于拔牙、输血等应正规场所;特别是,家庭中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根据情况及早的抗病毒治疗。家庭成员原则上必须注射疫苗,防止传播;
2.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
3.代谢性脂肪肝患者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饮食,加强身体锻炼;
4.药物性肝炎患者应停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并采取相应的保肝治疗措施;注意用药规范,严格遵照医嘱;
5.对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患者,往往具有遗传倾向。应及时在直系亲属、家族中进行基因筛查,如发现要尽早治疗;
6.对于营养不良导致的肝病患者,应加强饮食营养调节,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参考书籍:[1]医学影像诊断学;[2]腹部影像学。
*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文中案例为全景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盗用必究!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曾玉萍医生提供
全景广州中心医生栏
曾玉萍
科研秘书、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在读于南方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曾就职医院放射科。长期从事于医学影像工作,对全身各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丰富的影像诊断临床经验,尤其对腹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深入研究。
?学术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会医疗机构质量评估与质量控制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一般引导项目1项,主持全景集团自主研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并完医院院级科研课题1项,以第1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作为主要作者(前3)发表SCI论文4篇。多次参与全国放射学年会、省放射学年会、省学组读片会等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