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北上广大气控污经验上升为国家*策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大气污染防治
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会议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当前必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促进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确定了防治工作十条措施。
光伏产业发展
要激发国内市场需求
会议指出,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陆续出台扩内需的举措,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光伏产业已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但受全球光伏市场低迷、国内市场应用不足等影响,目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必须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要在努力巩固国际市场的同时,用改革的办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一是加强规划和产业*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
二是电企业要保障配套电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
三是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支持*策,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标杆电价,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四是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
五是支持关键材料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光伏产业标准和规范建设。
六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抑制产能盲目扩张。
□治污“国十条”
1.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标车。
2.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4.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5.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6.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7.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8.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9.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10.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专家解读北上广已率先启动重污染天应急预案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说,去年,面对大范围持续的重污染天,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省市率先启动了重污染天应急预案,在重污染天采取了重污染企业限产减排、公车停驶等措施,此次国务院会议则是将这些地方经验上升到国家*策。
马*说,前段时间,河北的灰霾天气也很严重,如果按照北京的标准,已经到了启动重污染天应急预案的限值,但是当地并没有启动。“对于这样的一些城市,源自于国家的统一要求是有必要的。”此外,国务院提出此项措施,也体现出国家把公众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不能为发展经济牺牲公众健康。
“国十条”要求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这条举措可以说比较到位。”马*说,环境管理其实不只是对污染防治有利,实际上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同时反过来,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污染的局面也很难扭转。马*说,对于一些水电、钢铁、石化密集地区,要想治理大气很困难,通过法律倒逼、认真执行环保法规,可以遏制重污染企业过度膨胀。
“但问题是,一些法律法规到了地方落实不了,环保部门受地方制约太多。”马*说,因此,措施里提出“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到位,让信息公开,让公众参与对污染企业的监督。
京华时报王硕
原标题:专家:北上广大气控污经验上升为国家*策
原文链接:
稿源:中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