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洋洋来源
硬核看板ID
yinghekb
人体中,藏着一座巨大的“化工厂”。
在这其中,每天会发生超过种化学反应。
它既是人体中最大的“排毒工厂”,也是存储维生素的“仓库”。
这座“化工厂”,就是肝脏。
肝脏虽然是“解毒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百毒不侵。
据估算,中国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约万人。
这意味着,大约每15个人当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并不会很快地出现症状。
等到发现时,往往已是肝癌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
有病而不自知,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乙肝究竟有多难治?
作为普通人,如何才能远离乙肝的危害?
人类与乙肝的百年战争
人类认识乙肝病毒,抗击乙肝的历史并不长。
虽然说,HBV感染人类已经有至少一千年的历史。
但直到年,才有医生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流行病进行了最早的记录。
至于研制出最早的乙肝疫苗则要追溯到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医学和人类学教授(BaruchSamuelBlumberg)与同事一起,成功从血液中分离提纯了乙肝表面抗原,制造出乙肝血源疫苗。
作为一种对乙肝保护程度可达98%—%的疫苗,乙肝疫苗在全球抗击乙肝病毒传播的战役中可谓是厥功至伟。
据世卫组织统计,在21世纪初疫苗问世前,全球5岁以下儿童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比例约为5%。
而正是有了此疫苗的存在,年该年龄区间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已降到了1%以下。
但哪怕如此,到年全球依旧有2.5亿人患有慢性乙肝,造成近90万人死亡。
攻克乙肝,到底为什么这么难?
攻克乙肝,究竟有多难?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外加其起病的隐匿性,决定了攻克它注定是个世界性难题。
首先,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垂直和性接触来传播。
这意味着,新生儿的伤口接触到乙肝妈妈的体液、使用被污染的器械文身、与乙肝阳性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均有可能被传染上乙肝。
同时,作为一种嗜肝性病毒,乙肝病毒必须躲过体内免疫系统的攻击到达肝脏,并累计到一定数量才算得上是成功感染。
这种情况下,95%的健康成年人在感染乙肝后,能在数月后自行恢复。
但麻烦的是,作为一种拟逆转录病毒,一旦成功感染,就意味着乙肝病毒已将自己的基因链整合到肝细胞的DNA链上。
即便通过药物将血液中病毒全部清除掉,整合在细胞中的病毒也依旧存在,且因拥有复制能力,很难被完全清除。
在感染上乙肝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可持续数周的急性病症。
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尿色深、体力不支等症状。
极少数肝炎患者还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情况。
但对于更多人来讲,乙肝病毒会无任何明显症状地偷偷潜伏在他们体内。
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这期间甚至可达一到二十年。
一般来说,若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6个月仍未被清除,即可被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从乙肝病毒携带者到慢性乙肝患者,这之间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被感染的年龄。
在所有年龄层中,婴幼儿的风险最大。
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出生一年感染乙肝病毒的新生儿中,有80%—90%转为慢性感染。
在6岁前,感染乙肝病毒的儿童,有30%—50%转为慢性感染。
一旦有大量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带来的后果也难以挽回。
上世纪70—90年代,中国曾迎来一次乙肝大爆发。
短短20年间,乙肝病毒携带者增长至1.2亿人,约占全球携带者总数的1/3。
在1—29岁的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9.75%。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便是当时人们对乙肝疫苗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许多患者因母婴传播感染乙肝,外加共用注射针头不洁等问题。
乙肝病毒集中爆发,导致中国一度成为乙肝病毒“高感染区”。
从那时起,为了摘掉“乙肝大国”这一帽子,无数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拯救万人的救命针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抗击乙肝的先驱陶其敏教授,就已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
在年,陶其敏教授及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然而,研制成功仅仅意味着迈出第一步。
只有确认了其安全性,疫苗才可能获批进而大量投入使用。
受限于各种客观原因,陶教授最终为科学献身,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幸运的是,实验成功了。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研制乙型肝炎疫苗并投入使用的国家。
同年,陶教授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乙肝病毒DNA检测技术平台。
使得中国人在抗击乙肝疫苗的历史上,首次有了识别与预防这种疾病的“武器”。
接下来,疫苗的研发及推广,乘上了顺风车。
年,卫生部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要求所有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年,我国开始为新生儿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服务也全部免费。
大力推广普及乙肝疫苗的成效是显著的。
数据显示,年至年,疫苗让全国万人免受了乙肝病毒的困扰。
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儿童得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到了年,我国儿童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已经达到99.58%。
年时,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终于降至1%以下。
和年的10%相比,下降了约90%。
直到此时,中国终于彻底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如今的乙肝疫苗,已成为“人生第一针”。
接种后,不仅能预防病毒感染,还能避免出现相关并发症,甚至还有着长期的保护效果。
所有未接种、未权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以及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器官移植者等群体,都应接种乙肝疫苗。
尤其是婴幼儿,接种时间越早,感染乙肝病毒风险越低。
其实发展到现在,乙肝已经没有以往那般可怕:
并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会转为慢性感染,也并不是所有慢性肝炎患者都会发展为肝硬化或是肝癌。
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无法根除病毒,但经过科学、系统、合理的治疗后,病情也可得到控制,不致恶化。
哪怕是母亲患有乙肝,通过合理控制,也可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生下不携带乙肝病毒的健康婴儿。
因此,对患者而言,不要病急乱投医,心急乱吃药。
放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乙肝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绝症。
而作为健康的普通人,也应该对乙肝患者多些包容。
只有带有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进入人体内,才有可能感染乙肝。
吃饭、拥抱等日常接触,并不会被传染上。
所以,记得让自己和家人都打好乙肝疫苗,并做好定期体检。
平常生活中,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在人类漫长历史上,人类已战胜了无数疾病。
乙肝,也不过是这万千之一。
从困扰中国的“第一大传染病”到如今的可防可控。
面对乙肝,真的不需对其闻之色变。
参考文献:
[1]世卫组织:中国慢性肝炎死亡人数到2030年可高达一千万[2]世卫组织: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加速消除乙肝的母婴传播[3]中国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年)[4]卫生计生委:乙肝病毒携带者全球3.5亿我国近1亿[5]NHS: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6]Science.TenmillenniaofhepatitisBvirusevolution来源:本文授权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