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河曲:“走西口”的教师“飞”回来了(图)
搬迁后的巡镇中学1998年到2004年,因为待遇低,河曲一百多名教师相继“走西口”,到了邻近的府谷、鄂尔多斯等地任教。2008年9月10日,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河曲县委、县*府召开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受表彰的教师中,出现了曾经“走西口”教师的身影。河曲县教育局刘继欢局长欣喜地告诉:“走西口的教师已有二十多名又回来了。”教师“走西口”樊冬芳今年40岁,是河曲县沙泉乡双升堂村人,原河曲县巡镇中学教师,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第一中学任教。2001年7月的一天,樊冬芳正在家中忙着备课,一位同事突然到访。“鄂尔多斯招聘老师,工资相当于咱们这儿的两三倍。教的学生成绩好,另外的奖金,每年还有几万。”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许多学校,不仅跨地区招聘老师,还传出消息,只要教学成绩优秀,教师带着毕业证,便可以重新在录用的学校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应聘教师的配偶没有工作的,学校还负责帮助解决。而此时的河曲县,正是财*收入吃紧,教师工资都难以足额发放的时候。一位教师告诉,2001年6月,他来到学校财务室领取工资时,发现只有900多元。“按照规定,我的工资、津贴等总额是1200多元,怎么就少了这么多?”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问县教育局有关人士才知道,由于财*不好,他们部分该提的工资没有提上去,一些该发的奖金也没有发。这种情况下,同事传达的信息,马上吸引了樊冬芳。樊冬芳的职称是中教一级,在河曲县当地,是出名的优秀教师。1998年高考,他所带的一个班,创造了学校历年的成绩之最:50多名学生就有15名学生考取二本以上院校,其中一名考取清华大学、一名考取西安交通大学。以后的两年,樊冬芳所带的新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在全校领先。以他的教学水平,应聘没有问题。樊冬芳前往鄂尔多斯试讲,顺利过关。回到家中,樊冬芳舍不得家乡,又有些犹豫。这时,鄂尔多斯一中的校领导来了。来者许诺,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另有高额奖金。当年9月,新学期开学,樊冬芳和妻子不顾河曲县教育局“除名”的处罚,到了鄂尔多斯。“我没有想过离开,河曲是我的家乡。但人往高处走,我也想让自己和后代的生活质量更高,所以应聘到了鄂尔多斯一中。”说起当时的情景,樊冬芳有些伤感。到了鄂尔多斯两年,他买了房屋,驾上了汽车。从1998年到2004年,河曲县像樊冬芳一样“走西口”外出执教的,多达113人。宴请“走西口”教师优秀教师外流,引起河曲县委、县*府重视。2004年9月6日,县*府召开第十次常务会议,讨论教育问题。9月7日,按照这次会议的讨论结果,河曲县*府当即推出《关于高考中考奖励办法》《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实行名师制的决定》等文件:从2005年起,县财*出钱,奖励贡献突出的老师。当年,县财*拿出76万元,用于教师奖励。2006年100万元、2007年112万元……2005年,河曲县*府投资5000多万元,整体搬迁巡镇中学,由乡镇迁往县城。2007年,县委、县*府又决定,投资1亿元,另行选址,重建河曲中学……2006年,回聘外流他乡的优秀教师,成了全县自上而下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年4月的一天,县人大主任、副县长,在县教育局局长刘继欢的陪同下,专门来到了离河曲县200余公里的鄂尔多斯市,一一拜访历年应聘到这儿的教师。中午,刘继欢在当地有名的宾馆,宴请老乡。宴会结束,刘继欢等分别和教师谈心,盛情邀请大家重回河曲执教。“这次宴会,我们虽然没有请回来一名教师,但是为我们以后的教师回归留下了‘美名’。此后,了解到我们诚意的老师们,开始陆续返回家乡。以前本科毕业不愿回当地的师范类学生,也有主动请缨回来服务的了。”刘继欢说。“走西口”教师重回家乡蓝黑的西装,雪白的衬衫。眼前的张建*老师,看上去精神十足。四年前,张建*离开河曲到陕西府谷任教;两年前,他离开府谷返回家乡河曲。“学校搬回了县城,教师住房每平米只售900元。工资涨到了1600余元,优秀的高中教师,一个月有300元的名师津贴,每教出一名考取二本以上的学生,还另外有奖金……”当得知家乡越来越好后,张建*又动了返乡的念头。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巡镇中学校长吕峰。“说试一试,主要是考虑当时离校太坚定。那时,师生全力挽留,我没有留下来,最终,学校为严肃纪律,不得不将我除名。现在再回去,人家能不能要,我心里没有底。”张建*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吕峰听了他的想法,马上同意他回来,并且承诺,档案不全,学校负责帮助办理。“工资由县财*支出,两年多不在当地,工资已经落下了几个档次,这能补上吗?”张建*心里没底。谁知,仅仅一天的时间,吕峰便带着县长的承诺回来:“落下的工资档次,县里全部补齐。”县里解决张建*回聘问题的态度,让许多希望回到当地的老师们看到了希望。2006年9月起到现在,20多名走西口的教师先后回到了河曲县。谈及河曲教师“走西口”,该县教育局局长刘继欢用“痛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现在好了,校舍、工资、住房等等,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改善,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回归家乡。”采访结束时,刘继欢满怀信心地说。本报 任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