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防治#在临床实践中,早期乙肝后肝硬化多采用经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但是在随访中发现,依然有部分患者不可避免地发展到了肝癌。长期NAs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为什么还有些人会进展到肝癌呢?NAs抗病毒期间,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非一线用药和患者依从性差现在抗病毒的一线口服药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是二线口服药。研究发现,没有选择一线口服药,服药依从性差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选用二线药物抗病毒,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率相对增加,实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欠佳,导致肝病出现进展。服药依从性差,没有规范抗病毒治疗,不重视复查和随访,也容易导致病毒学的应答不佳,肝脏基础变差,肝癌风险也会增加。
2.有肝癌家族史和肝硬化结节
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常见于肝硬化的背景上,从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到早期肝癌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有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患者其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无增生结节患者。肝癌家族史是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与肝癌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有关。既往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这点,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5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高于无肝癌家族史的患者。
临床中治疗早期乙肝后肝硬化,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呢?1.保证良好且持久的治疗效果。不管开始治疗时的乙肝病毒DNA水平有多高,关键是长期维持病毒阴性,获得病毒学的持久应答。其次,维护肝功能的稳定,降低肝病进展的风险。持续的肝功能的异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的反复升高,不但容易有纤维化进展的风险,也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2.维持良好的个体化管理首先要做好尽可能选择一线药物抗病毒,目前一线药物包括干扰素,都能很好地胜任抗病毒的治疗需要。只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及时优化治疗方案,不但能实现乙肝病毒转阴,e抗原的血清转换、甚至表面抗原的转换都有机会实现,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癌的风险。另外,加强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是维持抗病毒疗效,降低肝癌风险的关键措施。在前些年,有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可能会选用二线药物抗病毒,可以减少治疗成本,但是最近几年,一线药物的药品价格也让更多人接受,现在能否规范服用一线药物,是否做好定期复查和随访,成为患者自身管理的重要体现。
总之,积极规格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维持良好的病毒学应答,重视肝硬化结节的治疗,对于正是使用二线药物的患者,有条件地换用一线药物,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加强自身的管理,才能进一步降低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