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病毒性肝炎,
人们想到的可能是乙肝、甲肝,
对戊肝则会相对陌生。
那什么是戊肝呢?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万人感染戊肝病毒,造成约万例临床病例和7万人死亡1。我国是戊肝高流行区,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2。
戊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到暴发性肝炎不等,报告病死率为0.5%-4%3。除肝脏外,戊肝病毒还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肾脏等造成危害4。
无孔不入的戊肝病毒
戊肝病毒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此外,传播途径多样。戊肝病毒主要经水传播,病毒污染供水系统,可导致戊肝的暴发流行;其次,经食物传播,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猪肉、牛肉、羊肉、海鲜、牛奶等,可能导致戊肝病毒的感染;输入受感染的血液或经胎盘也可能导致戊肝病毒传播;密切接触感染戊肝病毒的人或动物也可能导致传播12。
戊肝病毒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呢?
老人、孕妇
一般人感染戊肝病毒之后,多为无症状感染者。但孕妇、老年人感染戊肝病毒之后病死率往往急剧增加。其中,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常易发生暴发性肝炎,妊娠晚期的戊肝患者病死率最高可达50%5-8。
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肿瘤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
常导致戊肝感染慢性迁移,最终进展为肝硬化。调查显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有60%出现戊肝病毒的慢性感染,通常很难察觉,一旦忽视,未及早进行治疗,将会导致继发性慢肝损伤和其他脏器影响,约十分之一的人会在患病后2年内进展为肝硬化9。
基础慢性肝病患者
感染戊肝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肝炎。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在感染戊肝病毒后,易发生急性肝衰竭,增加病死风险。我国作为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患者多达万10,研究发现,每10个乙肝患者就会有至少1个人出现戊肝的重叠感染,而在这些重叠感染的患者中,每3个人中就会有至少1个人发生肝衰竭11。
医院感染科杨益大主任医师表示:“近期我们就收治了好几例戊肝患者,包括一个已经怀孕5个月的孕妇,还有慢乙肝患者,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戊肝治疗没有特效药,我们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治疗难度很大,治疗周期也很长,治疗的经济负担也是比较重的,所以戊肝疾病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接种戊肝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
疫苗接种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最有力武器,对付戊肝也不例外。为保护人类免受戊肝困扰,年我国研制的全球唯一的戊肝疫苗获批上市,应用于16岁以上健康人群。该疫苗经临床研究验证,在目标人群中预防戊肝的保护率为%13。接种戊肝疫苗后可产生高水平的病毒针对性抗体,而据模型估计接种疫苗可至少保护30年不被HEV感染14。
为尽早获得针对戊肝病毒的保护,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和后果,应尽早接种戊肝疫苗,即早种早获益。目前,浙江省已有多家预防接种门诊正在开展戊肝疫苗的接种,如希望了解或接种疫苗可联系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咨询和接种预约,也可以登录“浙里办”APP在预防接种版块进行戊肝疫苗接种的预约。
除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用质量达标的水及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也尤为重要;在戊肝散发的地区,提倡不食用未烹熟的肉制品等饮食方式。
浙江健康教育,赞67
来源:浙江健康教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