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了,再过几年就50了。一帮老兄弟们在一块踢了三十年球,作为没喝过夜粥的业余爱好者,现在还能组队固定每周末踢一场,甚至参加联赛,想想还算神奇。
某周末,约了帮年轻十几岁年轻人练练,看对手身材挺好,动作有板有眼。前二十分钟,切,乸型,不过如此,兄弟们三板斧耍起,二比零领先,队内开始弥漫自得意满;四十分钟过后,噫,对手看起来运气挺不错,已经扳平,我方已换了大半人场下吹水,某兄弟不忿:看老子再上场扳回阵势。一小时后,场上兄弟们开始使出眼神防守绝招,场下兄弟正在研究二场哪里私房菜对胃。比赛结束,大伙闷声换装,有兄弟埋怨如不是老伤复发,何至于大败,大家纷纷附议。
赛后一小时,某私房菜馆,兄弟们开怀举杯,有兄弟说:切,给我年轻十岁,不,年轻五岁就够了,今天绝对能搞掂对手!我举杯表示赞同,心里嘀咕:得了吧,五年前也说过同样的话。王总向张总举杯,为场上浪费他一脚手术刀般的传球致歉。陆总为场上浪射不中门自罚一杯。赵总突然提出一年内减肥十斤的目标,大伙嬉笑:一年前就听你说过了,现在肚子还是那么大。我用手锤锤肿痛的膝盖,估计要休赛半个月,不过到时下一场难保脚痒还是会去撑场。
席间,周局突然起身举杯说有另一场应酬需提前离场,兄弟们均一起举杯表示理解,嘱咐他少点喝酒。
赛后两小时,大家议起冯总今晚缺席,有兄弟说他家里老人离世,办白事来不了。苏总也缺席,据说和老婆闹离婚一头乱麻的没心机踢球。还有黄总已缺席几年,如果他不是因频频应酬饮酒搞得肝硬化大病一场,来了也是一把好手。还有当年叱咤全校绿茵场,带领校队获全市高中联赛冠军的老郑,因一场事故,现已接近植物人,大伙唏嘘不已。
聚会继续,孙总给陆总介绍有家老中医的诊所治疗膝伤腰伤很给力。李总张总王总就下步企业深度合作发展达成共识。发展不是很顺几近失业的吴哥,几杯过后,已在事业发展迅猛的张总关照下谋得一个稳定职位。为兄弟情干杯。
夜渐深,情更浓,有兄弟因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提前离场,有的为第二天早上带孩子上辅导班先走了,剩下兄弟在晚十点刚过,也表示实在疲倦该回家休息,有的深夜还要看英超。大伙约定下周末继续,口号是踢到五十九!其实六十也得滴,关键是参加第二场必须滴。
另一位网友钟钟的自述。踢球的圈子越来越小。一是不断地淘汰,导致这个年纪的人越来越少。二是青黄不接,30多岁踢球的人少不算,水平也差,正符合中国足球的发展趋势吧。三是30岁以下的跟咱打不到块,咱这个年纪讲究的是少带多传,脚不留球,尽量传脚下,不要给提前量,一两脚就出球。打的是节奏变化,先慢突快,不行回传。年轻人打不了这个节奏,他们要球就过,勇往直前,精力旺盛全场飞奔。就这样,散一个队,活下来的就凑到另一个队去,慢慢地,这个年纪段的一个城市都认识了,只要还在踢,迟早会混在一个队里。
你问过得怎么样,或多或少都是伤残人士,上场护腰护膝护踝护具比谁都全的就是我们这帮老司机了。老婆说了很多次,哎,踢了30年了,放不下啊!也就这么点运动爱好。
跟踢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球友,在一起真的很好,虽然每年都少一点儿,哪天就轮到我了。
85的,今年36了。要问过得怎么样,只能说一个词:挣扎。与自己的体重挣扎,想瘦瘦不下来,也靠这每周两场球和一丢丢的饮食控制维持住了体重不再上涨。
与自己的事业挣扎,这个年纪不上不下,在职场上也不上不下,现在好不容易开始自己干,更挣扎了,比起打工承受的压力更大,但是有了机会不上也要上。
与自己的生活挣扎,生活除了踢球这个爱好,几乎已经没有其他了,白天有工作,晚上有家庭,有小孩,有老婆,有父母,踢球成了唯一能够让我在自己的世界和时间中呆一会的方法和习惯。
从儿子出生那时候,就想象着有朝一日能跟儿子一起同场踢球,那该是多么欢乐!只可惜如今我中年大叔还在球场上坚持,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儿子也长大了,却是因为忙于补习班和其他运动,看来是无法实现了。
本人78年的,40出头的年纪,正符合题主地说的中年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哥哥带着我去买回来了第一个足球,我是坐在他自行车的后座上抱着球回家的,冬天的风吹了一路,回到家手背都红的肿起来了。后来从小学开始,初中、高中就一直狂热地喜爱踢球,即使是学业最忙的高三也没停下。时常跟同年级的一帮球友,与班主任斗智斗勇,周末跑到其他中学去踢球,班主任就像猫抓老鼠一般,附近的学校一个一个搜索过来,找到了就训一顿,没收足球。小县城里一共就没几个学校,被抓了好多次,去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看到的是班主任的办公桌下满满的一网兜足球。
中学时期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那时候正是足球最好的年代,国内甲A如火如荼,国外球星井喷,风格各异。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烈日艳阳下,球场上的小镇少年真是无忧无虑欢乐多,尽情地发泄着青春的荷尔蒙。每当看着先来的同伴们已在场上踢起来了,自己还在场边脱衣换鞋,感觉自己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一秒钟也不想耽搁就要跑上场。
进了大学以后反倒是因为学业繁忙,也找不到足够多的球伴,只能偶尔去蹭一下野场,混在一堆各不相识的人群中,总觉得缺少交流,踢的没劲,因此球渐渐踢的少了。看来高中班主任当初训话时说的,到了大学你们爱踢多久就踢多久,很不靠谱。高考结束后的下午,那半天在细雨中踢的球仍是后面近十年来最酣畅淋漓的一次。
毕业以后,工作单位居然有各种体育俱乐部,当然也有足球,找到组织后的感觉真好。基本上可以每周踢上一到两次。只是经过了本硕七年半缺乏大运动量维持之后,感觉体力再也回不到从前,在球场上奔跑和做动作再也没中学时代自如,当然年纪一年年变老也是原因吧。幸运的是结婚以后老婆也非常支持我去踢踢球运动运动,基本上即使家里有事也会优先照顾我去踢球的时间。
后来,在老婆挺着大肚子的时候,在单位的一次足球比赛中被撞成了脑震荡,吐了好多血,从医院回家后头晕晕沉沉地在沙发上躺了一个礼拜,躺着的时候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就此退役,毕竟这次可把自己和家人吓了一大跳,下次还会不会意外?修养了半年后,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慢慢开始踢起来,只是自我暗示拼抢的时候不要太猛,收着点应该没事。再加上儿子出生了,以后等他长大了要带着他一起踢球的。这后来的小伤小磕小意外就不提了。
现在状态是基本上每周跟单位同事踢一次5人制小场,除非工作特别忙一般不拉下。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日渐发福,体力、膝盖,脚腕,身体的各个部位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了。一般踢完后第二天膝盖会有点不敢用力,脚腕和跟腱也会有点疼。好几次球鞋有点快破损了,就想着要不要等这双鞋坏的不能穿了就不再买新鞋了,退役改其他轻量的运动算了。结果没忍住又买了新鞋,这次的这双鞋又到了有点松垮的时候了……
如今欧洲杯又开战了,熬夜看后半夜场的球是看不动了,早上6点半还要起床准备早饭然后送娃上学呢。一个人安静地看看晚上9点场的球,也没有以前梦想的父子俩一起其乐融融,一起看球一起聊球的场景。如今的球星总觉得有些陌生,以前那些跟我们同龄的球星,完整地见证了他们的出世、成长又退役,那是共同成长的历程,其中有喜欢的也有讨厌的,看他们踢球就仿佛跟自己的化身一样,可能这就是一种代入感吧。现在都是90后和00后的主场了,看着球赛总觉得跟看别人打电子游戏一样,只是欣赏一下比赛的过程,谁胜谁负,却也不喜不悲……
总觉得足球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一代人都会有属于每一代人的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