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12日讯39岁的王先生,今年3月下旬因肝炎肝硬化多年,反复多次呕血黑便,医院药物保守治疗不佳,急医院。医院介入放射科对患者进行诊断明确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呕血黑便,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必要性。孔铭新主任医师和张海彬主治医师、吕庆亮住院医师于3月27日对患者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血管的栓塞治疗(PTVE),然后实施TIPS技术,成功在肝内建起一座“跨海大桥”,开通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的血流,使高压的门静脉血液通过这座人肝内“跨海大桥”流入低压的肝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最大程度降低再发呕血的风险。顺利完成手术后观察5天,患者康复出院。
那么,TIPS是怎么一种医疗新技术呢?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孔铭新介绍说,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TIPS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新的有效途径。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简称TIPS),采用介入微创技术在肝内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建立低阻力通道,通过分流部分门脉血液,达到降低门脉压力的目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TIPS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失败者;反复静脉曲张出血者,无论有无硬化剂治疗、二级预防治疗手段;顽固性腹水;B-CS(布-查氏综合症,即肝内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闭塞引起顽固性腹水)在开通下腔静脉基础上行TIPS;门静脉血栓(PVT)。
年11月一天夜里,57岁的肝病患者柴先生大口大口吐血医院急诊救治,当时该患者因出血量过大已导致休克,血压很低,心率过快,意识不清,生命体征不稳定。医院为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紧急大量输血。该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伴有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这次出血量大,情况十分严重,如不及时做手术,很可能危及生命。孔铭新接到急诊电话深夜赶到,集合团队为患者紧急实施TIPS术,成功进行肝内门腔分流,使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基本降到了正常值,同时对出血静脉进行栓塞止血,达到了“一举两得”的双重效果,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本以为这回就不行了,是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后来该患者康复出院时拉着孔铭新和主治医师的手连声道谢。患者定期来院复查未再出现呕血和黑便,到现在已经两年了,生活状态良好,患者和医师也成了朋友。
与这位患者类似,82岁的乙肝患者李女士反复呕血长达四年之久,由于年龄较大,患者多次住院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依然反复呕血,医院介入放射科为她施行了TIPS手术,终于成功治愈。这也是介入放射科开展TIPS技术做的年龄最大的患者。
今年18岁的小王,自幼乙肝两年内多次呕血黑便,一年前曾行脾切除术和贲门血管离断术,但未治愈,今年4月患者突然大量呕血,其家属得知医院开展TIPS技术,医院介入放射科。4月26日,孔铭新主任医师和张海彬主治医师、唐世伟住院医师经进一步诊断后,决定对该患者行TIPS治疗,在实施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栓塞治疗(PTVE)之后,再开通了肝静脉和门静脉通道(TIPS),成功救治了这位小伙子。63岁的刘先生,因反复胸腹水发现乙肝肝硬化23年,经医院介入放射科诊断后,孔铭新与徐光辉、李腾两位主治医师于年9月17日对其实施TIPS+PTVE治疗,患者胸腹水消失。
孔铭新介绍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VE),就是经皮穿刺肝内门静脉分支插管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栓塞曲张静脉阻断食管胃底区域的门静脉分流,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以经肝穿刺为主也可以经脾穿刺。有些危重肝病患者的救治,有时需要PTVE和 TIPS两种技术联合在一起,栓塞和开通并进,使患者血流更好地回流到心脏,减少肝硬化导致的静脉曲张,减少出血、腹水的产生。
据了解,TIPS技术由法国医学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创,九十年代中期传入国内,受若干条件所限,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和医疗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覆膜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TIPS分流道的再狭窄率,TIPS迎来了新的“春天”,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具有不开刀、创伤小、疗效高的特点,成为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医院介入放射科是省内较早开展该项技术的,从年成功开展第1例,到目前为止已经利用这项新技术成功挽救了位患者的生命,成效显著。这项新技术被列
入医院“登峰计划”项目。随着孔铭新介入团队的不懈努力、精益求精,TIPS这项作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及顽固性腹水等疾病的有效技术,也日臻完善,必将造福更多的危重肝病患者。(秉政 晓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