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险101有几百元的医疗险,还要花几千元 [复制链接]

1#

今天想聊一个老生常谈,但买保险时大家都会问的问题。

买了医疗险,是否就不用买重疾险?

医疗险几百元就能买到,重疾险动辄大几千。

大家都是能省则省,更何况现在是几百与几千的天渊之别。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三言两语却很难说清楚。

因为医疗险和重疾险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产品。

我们将从功能、期限、保费和搭配几个不同角度为大家深入分析。

文末,还会有一些实用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希望你读完会有所收获。

01.主要区别

按照银保监的定义,医疗险和重疾险同归健康险。

顾名思义,就是应对健康风险的保险。

健康风险主要指疾病——因身体内部病变产生的经济损失。

同为健康险,它们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首先,医疗险跟社保一样,都是实报实销。

不同的是,社保只报销基本目录内的费用,自费项目和起付线内的钱一分钱也不报。

这些社保不报的费用,可以找医疗险报。

但报销的钱,加上社保已报的部分,医院发票上的总金额。

医院花得多,医疗险就报得多,与你得什么病关系不大。

当然,保险公司不是傻子。

如果你因为感冒发烧,住院几星期开了一大堆人参鹿茸,拿几万元发票找医疗险报销,保险公司大概率是不赔的。

因为保险公司认为这些是非必要的医疗开支,这种小病不应花那么多钱。

反过来,重疾险关心你得什么病,但不管你治病花了多少钱。

重疾险对于所保的疾病,在合同中均有严格定义。

只要符合合同的疾病定义,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额赔偿,买得多赔得多。

理赔得到的钱,你是用于治病还是旅游,保险公司一概不管。

在治疗大病期间,病人长时间难以工作,但开支却有增无减。

此时如果有几十万保险金在手,病人就可从容治疗,无需担心家里的各项刚性开支和医疗费。

但前提是,你患的必须是重疾险合同里定义的那多种严重疾病。

这就是医疗险和重疾险的最主要区别:

医疗险:不限病种,但限制保险金用途;

重疾险:限定病种,但不限保险金用途。

医疗险的长处,正好是重疾险的短处,反之亦然。

除此之外,重疾险的理赔款通常能更快拿到。

因为重疾险大多数情况下是确诊就赔,保险金一般在入院治病初期就能拿到。

但医疗险需要等出院结算,医院发票交给保险公司,再过几周才能收到理赔款。

医院开销,就只能自己先垫付,经济压力较大。

还有一点,因为医疗险是实报实销,能拿到的理赔款难以预估,反正不超过发票上的金额。

反之,重疾险的理赔金额在投保时便确定。跟治病要花多少钱无关。

医疗险虽然报销金额不确定,但水涨船高,医药费涨它也跟着报得多,不怕通胀。

但重疾险因为提前确定几十年的理赔金额,不能抗通胀,也是朋友们必须留意的地方。

可见,在面对大病风险时,两者的解决思路完全不一样。

医疗险帮你少花点钱,重疾险给你一笔钱去解决困难。

同样,两者的保费,以及交费方式也相差甚远。

02.医疗险,短期更轻松

医疗险和重疾险,本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保险产品,因此就没有谁更便宜之说。

但是谁交的钱少,还是能对比一下的。

我们找了平安人寿的两款产品做对比,医疗险是「e生保(保证续保版)」,重疾险是「平安福21」。

用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做对比,目的是排除品牌价值的影响。

请看下图:

假设30岁女生,预期80岁身故,生命还有50年的光景。

医疗险在30岁时价格低得惊人,首年只需区区元。

为什么说是首年,不是每年呢?

因为医疗险是交1年保1年,保50年就交50年。

人越老病越多,所以保费1年比1年贵。

这样50年算下来,总共也要交12万,且不会有任何返还。

重疾险乍看贵好多,第1年就要交元。

但这款重疾险交20年,保终身(例子预期是50年)。

每年保费不变,都是元,20年总共交了16万。

当然,50年交12万,与20年交16万,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因为要考虑通胀。

撇除通胀因素,估计「平安福21」比「e生保(保证续保版)」多交约1倍的钱。

但别忘记,「平安福21」带了储蓄功能,身故时可赔30万。

如果换一款保到80岁的消费型重疾险,总保费估计就跟医疗险差不多。

可见,医疗险短期来看,交费会更轻松。

区区几百元,就撬动几百万保额,免去天价医疗费的风险。

但长期来看,医疗险不仅涨价厉害,而且还有续保风险,不如重疾险稳定。

03.重疾险,长期更稳定

为说明长期来看,重疾险比医疗险更稳定,我们还是用以上两款产品举例。

假设还是那位女生,30岁时同时投保了医疗险和重疾险,活到80岁。

很不幸,这位30岁的女生40岁得了原位癌,50岁时确诊早期肝硬化。

也就说,在20年内,她得了2次严重疾病。

如何赔呢?

假设40岁时原位癌,她住院花了6万元。

其中4万元走社保,剩下2万元找医疗险报。

跟大多数医疗险一样,「e生保(保证续保版)」有1万免赔额,因此只能报销剩下的1万元。

重疾险,原位癌按轻症赔,1次过拿到6万保险金。

10年后,她50岁时又得了更严重的疾病——早期肝硬化。

这次医疗险报7万,重疾险赔15万,一共拿到22万理赔款。

问题是20年后,因为过往的2次理赔记录,医疗险很可能难以续保。

明知我们身体不健康,保险公司肯定避之则吉。

事实上,我们举例的「e生保(保证续保版)」是一款保证20年续保的医疗险。

市面上绝大多数医疗险都没这么长的保险期,90%是非保证续保。

如果你买的是非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可能第1次理赔后,保险公司就不再续保。

因此,我们选购医疗险首先就要看续保条件。

回到上例,即使50岁后保险公司不续保医疗险,她的重疾险还在。

在50岁后,如果她不幸患重疾,重疾险一次过赔30万。

一直没得重疾的话,百年归老时重疾险也赔30万,造福子孙后代。

当然,即使不带身故返还功能的消费型重疾险,也有这种长期稳定性,交费压力还更小。

所以,重疾险前期交费多,实质是提前为日后大病甚至身故而存钱。

只不过这笔钱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存在保单里,不能随意支取,专款专用。

04.几点建议

究竟有了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吗?

在有社保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先买重疾险,后买医疗险。

因为社保与医疗险一样都是实报实销,区别只是能否报自费项目。

现在社保住院一般也能报70%左右,留下自费的部分不多。

如果患的是重疾或者轻中症,重疾险不仅可以解决自费部分,还能解决日常刚性开支,甚至出国治疗。

当然,为防所患疾病不在重疾险范围内,多买一份医疗险会更稳妥。

有社保,再买一份重疾险和医疗险,就是%的健康保障方案。

如果你没有社保,我们建议只买医疗险,毕竟交费压力低一点。

但没有社保的话,买医疗险要贵几倍。

比如上例的30岁女生,有社保首年是元,无社保就要元!

这是因为没有社保先报部分钱,保险公司肯定赔更多,保费自然就要多收点。

如果有社保,但经济不宽裕呢?

那就只买医疗险。

相信几百元一年不会有什么压力,至少可以防范突发的天价医疗费。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

读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医疗险与重疾险没有谁更好,或更划算。

它们俩各有千秋,互有长短。

取长补短。

最好两个都买,这就是我们的建议。

感谢读完!

再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